嘉義縣光榮國小轉型 KIST教育重視學生心理

文|林緯廷出處|公視新聞網發布時間|2021-09-23 嘉義縣義竹的光榮國小,欲轉型做縣內頭一間,注重囡仔心理佮品德教育的,KIST實驗小學。毋但有個人化,也會有結合在地的需求。 全校欲40位學生做伙佇台頂跳舞,嘉義縣義竹鄉的光榮國小,23這日正式轉做KIST實驗小學,未來除了課程的發展,嘛會致重囡仔心理的教育。 嘉義縣義竹鄉光榮國小校長,邱玉燕表示:「咱老師按怎去解決囡仔的,毋管是情緒方面的問題,抑是學習的問題,老師攏會詳細去聽,嘛會做伙分享,佮囡仔溝通,揣出解決的方式。」 教育處表示,美國 KIPP的教育理念,強調智識就是力量,關注弱勢族群佮品格教學,入來台灣了後,配合在地的教育元素,成做台灣的KIST,透過協助弱勢教育的民間團體,嘉義縣的偏鄉囡仔,嘛會當有無仝的教育環境。 嘉義縣教育處代理處長,李美華表示:「學習的主人應該是學生,無應該是用傳統講述的方式,袂吸引學生來學習,嘛無法度創造學生學習的熱情,阮希望會當對遮開始來改變。」 義竹鄉溪洲村長,黃君誠表示:「因為咱遮就是講足少學生,看會愈來愈鼓勵,足濟學生來遮讀冊教育,誠好。」 光榮國小是嘉義縣第一間用KIST做教育方針的學校,校長表示,學校的老師攏有教育的熱情,紲落來閣會倩專業的心理輔導人士入來學校,希望佇偏鄉學校引進包括心理課程在內的完整教育。

多元教育 義竹光榮國小轉型KIST實驗小學

文|蔡宗勳出處|自由時報發布時間|2021-09-24 嘉義縣百年老校義竹鄉光榮國小於110學年度轉型為全縣第一所「KIST」實驗小學,也是縣內第一所公辦民營學校,昨天舉行啟動儀式,縣長翁章梁盼創造多元教育風貌,希望在嘉縣山區及海區各再開辦「KIST」學校。 翁章梁表示,「KIST」源自美國,為「KIPP理念學校在台灣」(KIPP-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)的縮寫,秉持弱勢孩子也能有翻身機會。在林業生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、誠致教育基金會鼎力支持下,首度到嘉縣駐站,希望藉不同教育單位進駐,創造不一樣教育思考,讓家長及孩子有更多元選擇。 校長邱玉燕說,「KIST」重視孩子想法,班級名稱由老師和小朋友反覆討論,讓孩子思考自己身處的年級特性,賦予學生班級命名權,在此氛圍下,該校老師為學子創造優質教育環境,給予偏鄉孩子公平發展機會。林業生基金會將投入6年1000萬元經費,對於老師未來開發特色課程、改善環境設備都有所助益。

王寶莉:一個「音量零」手勢,改變校園學習聲音

文|王寶莉出處|翻轉教育發布時間|2023-11-21 吵吵鬧鬧的大集合,老師一個「音量零」的握拳手勢,替代了過往威脅嘶吼叫大家安靜的教條。一個教學小技巧,決定了課堂開始的風景。而看似簡單的默契背後,其實更需要的是⋯⋯ 上課鐘聲響起,教室裡興奮的學生聊著天南地北,或是與同學分享昨晚電玩遊戲角色扮演,根本沒人準備好上課心情。 「上課了!回座位坐好。講話的站起來、全班安靜!沒聽見鐘聲嗎?還吵?再吵全班罰站。「安靜安靜,吵死人了、為什麼每次都要等老師到教室才會安靜?看你們還要講多久?」或是站在講台上無語,眼睛瞪著講話的學生,「延誤多久時間上課我們就晚幾分鐘下課。」 這些場景相信對你我都不陌生,每到上課鐘聲響起,第一句聽到教師的話語往往都是上面這段文字。驚覺發現,無論老師用哪句「提醒」語,這些話語都是負面口語,甚至帶著威脅、恐嚇的情緒在對學生說話,而我們卻不自知。 也就是說,我們可能常常還沒翻開課本進入美好的學習世界時,師生之間氣氛常處在「教師上,學生下」的權威對立關係。若每節課學生都是這樣「開始」上課,學習還會快樂嗎? 除了大聲嚇阻提醒之外,有沒有其他一樣能達到學生安靜,又不破壞彼此心情的方法呢?  直到前幾週輪到我當導護老師,面對即將到來的連續假期前的放學大集合,可想而知學生的興奮心情,難免會想與同學聊天說話。這時,我突然想起小時候老師臉孔,一定會叫我們全校起立罰站,然後破口大罵喊著:「等你們安靜我們再放學。」 可是,我的新學校 KIST 聯盟體系與學生之間有著「手勢」默契,每一種手勢都代表著不同含義。其中,當老師舉起手握拳指向上方,意味著「音量零」。當看到教師的「提醒」手勢後,全校師生都會跟著做這動作,用最無聲、溫和的方式提醒自己也提醒別人,請將注意力轉移到前方教師身上。 不到十秒,原先吵得像菜市場的中廊漸漸安靜,像魔法師點了一盞明燈般的無聲。哇!站在全校面前第一次使用音量零手勢的我感到了震撼,原來,一個無聲的手勢就可以代替過往幾十年心中的恐懼。也讓我省思面對需要提醒學生安靜專心,總以為只有板著一張臉才能抓住他們注意力,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。 而這方法,不僅不會傷害教師喉嚨,更能維持師生之間情誼,甚至一同開啟愉悅的上課序幕,再也不用劍拔駑張對立的翻開課本。 然而,看似簡單的默契手勢,其實需要的不僅是單一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默契,而是手勢背後所代表的「信任」。當學生跟隨你手勢後,教師是否能靜下來的進入到集合目的或是上課內容更是重要。如果手勢後教師依舊如往常責罵學生吵鬧,那學生對手勢將不再有信任,因為是否因這手勢而安靜的行為未被得到正向肯定,那我又何必「相信」這手勢的提醒呢? 為什麼說是「信任」?師生除了知道每一個手勢代表的含義外,也必須真的要能「相信」手勢所帶來的力量。以往大聲喝斥可能當下、立即就能看到全場安靜的結果。可是當講台前的我舉起音量零的手勢時,我必須有耐心的「等待」,等待每一位學生都看到我或是看到其他人也舉起了手勢,彼此間的訊息才能有效達到目的。大約需要五到十秒的時間。 然而,這不到十秒的時間決定了非常多事情。當教師面對吵鬧環境,是否還有耐心等待學生「慢慢安靜」,這對於我成長教育背景養成的「快狠準」有很大的落差。我們總期盼孩子快快快,快就是贏,快就是好,快就是比較有效率。但其實有時候,最需要學習等待的人往往是教師。 我覺得,這才是我使用音量零手勢後帶給我的教育省思,除了提醒學生安靜之外,也提醒著老師將心平靜下來,當學生犯錯或還未達到我想要的預期時,我是否有耐心地給予彼此這十秒鐘的等待時間。如果我自己可以先找到讓我心靜下的方法,相信接下來課程遇到挑戰,我也都能迎刃而解。 這些簡單又不簡單的手勢,不僅簡化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的溝通默契,也是彼此學習尊重他人及展現 KIST 學校七大品格理念之一的「社交智慧」,教師與學生搭起良善的溝通橋樑,進而看到的是改變長久校園僵化文化的開始。

「你只是還不會,不是爛」 32歲體育國手變校長,教學神器KIST是什麼?

文|鄭景雯 出處|天下雜誌發布時間|2023-10-31 阿嬤帶大的國手,32歲宋婉榕,從體育競技場走進教育現場。偏鄉學童程度落差大,她加入KIST體系,落實差異化教學、品格教育。她認為,相信孩子,他們就會改變。 「我就是爛,就是不會!」低年級教室裡,一位孩子大哭大鬧。課堂中他跟不上教學進度,課後老師想幫他補強,他卻不斷哭喊,放棄自己、不想學習。 穿著球鞋的年輕導師宋婉榕只能追著他跑,因為她深信,「老師是孩子的天花板,只要老師相信他,孩子是有可能改變的。」 這是幾年前宋婉榕在雲林縣拯民國小的教學現場。當時她聯合科任老師不斷鼓勵孩子,告訴他「你只是還不會,不是真的不會,」在他身上花了比其他孩子多2、3倍的時間。 一年後,這位孩子在學習上雖然仍慢,「但會主動留下來訂正習題,情緒也變得穩定,轉變很大,」戴著眼鏡、留著俐落短髮的宋婉榕,面露笑容說著。 如同「老鷹抓小雞」的母雞 宋婉榕在進入教育界之前,曾經是運動項目「卡巴迪」的國手。這種運動類似「老鷹抓小雞」,防守者必須守住每個隊友,「老師有如母雞,要保護身後的每隻小雞,誰都不能被抓走,一個也不能落下,」她說。 即使現在她被派任到嘉義縣KIST光榮實驗小學當校長,仍心繫拯民的孩子。她知道成為校長後,身後要守護的小雞又更多了。 宋婉榕是「KIST教育體系」的成員之一。KIST為誠致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方新舟所倡導,借鏡美國最大公辦民營學校KIPP(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),關注弱勢族群,強調品格的教學,發展為台灣KIST(KIPP Inspired School in Taiwan),協助偏鄉辦學。 對宋婉榕來說,KIST無論是對孩子或是對她,都是能盡力接住偏鄉學習落後孩子的神器。 時間回到宋婉榕大二那年,她是體育專項選手,國小就練跆拳道,國、高中都是體育班,大學念國立體育大學,入選為亞運卡巴迪國手。一次在大專盃選拔時卻因體重沒過,失去比賽機會。 彼時正逢賽季空窗期,教練鼓勵她考教職,修讀中等體育科的師培班,她畢業實習完後,順利考到中等教師證。 接觸教育之後,仍迷惘是否要走教職,此時強調串聯多元人才,推動教育均等的TFT計劃(Teach For Taiwan,為台灣而教)正在招募教師,宋婉榕回想大三曾聽過創辦人劉安婷的分享,提到TFT老師要有挫折復原力、使命感等能力,運動員出身的她自認每一項都符合,決定先報考TFT兩年教師培訓計劃,被派任到雲林縣東榮國小服務。 不過因為國、高中時期都在練習比賽,宋婉榕當時幾乎把學業放掉,成為教師後,一度對教學沒信心,到偏鄉服務第一個月就陷入低潮。 還好她一步步跟著TFT建構的教學系統走,讓沒有國小師培經驗的她,也能夠有信心教書。 在東榮國小期間,宋婉榕赫然發現,三年級一個班不到10人,數學程度就分三種:進度超前、跟上進度、進度落後。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在課堂中的情緒表情,「進度超前的人面露不耐,進度落後的表情困惑,」為了讓每個孩子在課堂裡都有收穫,她決定實行差異化教學。 一開始,做法很陽春。她利用現有課本及習作,讓孩子做不同程度的習題。「跆拳道的經驗幫助我很多,」當年她學習跆拳道,一班團課中有人是紅帶,也有黑帶高手,「除了熱身會一起做,其他教練都會進行差異化教學,」這種教學方式,她一點也不陌生。 被KIST品格理念吸引 後來當她轉往強調差異化教學的KIST體系,更能得心應手。 2017年,誠致教育基金會在台東、花蓮、雲林三所偏鄉小學,以公辦民營方式開辦KIST實驗小學,很快就吸引宋婉榕的目光。 「KIST最吸引我的是品格教育,」由阿嬤養大的宋婉榕,父母常年不在身邊,「跆拳道很重品格,教會我為人處世,」KIST重視51%的品格力、49%的學習力,跟她的理念不謀而合。她到東榮國小兩年計劃期滿,便報考KIST拯民國小。 剛加入KIST時,一切都在草創,「當時沒有前例可循,只有美國教學文獻資料作為參考,老師們都是一邊做一邊學,」宋婉榕說。 她參考免費線上教育平台均一開發的影片自學工作坊,運用WSQ學習概念,引導學生用平板觀看(Watch)教學影片,做出摘要(Summary),提出「問題」(Question),針對不同程度學生因材施教,幫助學習從淺層記憶加強為深層記憶。 但要如何落實「品格」教育,一開始也是霧煞煞。起初,宋婉榕跟拯民的老師沒有教案可參考,透過全校師生圍成圓圈的方式,彼此分享如何擁有良好品格。 現在光榮國小每週則有兩節「品格鍛鍊課」,今年高年級師生共同討論要「每天跑步5圈」,目的在鍛鍊「堅毅」品格。在同一理念原則下,KIST聯盟學校各有不同教學方式,因應不同學生需求。 四支箭,成為老師教學利器 誠致教育基金會也不斷摸索,在一屆屆學生的「震撼教育」之下,發展出完整且全面的教學系統。 「我們有一套模式,可以教老師如何在最短時間之內上手,」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吉仁表示,在統整現有11所聯盟學校老師曾遇過的疑難雜症,KIST已經像一張拉滿的弓,弦上有四支箭,作為老師教學現場最有用的利器。 第一支箭是為新進教師創辦的5天K Camp研習營,認識KIST理念。 第二支箭是「新進教師手冊」,在教育孩子之前,先教育老師。尤其在偏鄉教學,會遇到許多困難,只要掃QR Code,雲端上都能找到解方。甚至老師每週、每個月該做什麼事情,系統都安排好了,「概念有如麥當勞訓練店長,照著SOP做就行,」李吉仁說。 當老師起步踏入教學現場時,KIST也備好第三支箭,每人都有一位如「教練」般陪伴的導師。教人的老師也是學生,每個教育者都必須千錘百鍊。 最後一支箭則承載眾人智慧,邀請新進老師參加「共備課程」,和跨校老師一起準備同一門課,減輕新老師在前期摸索的壓力。 就連宋婉榕8月接任校長,基金會也提供一套學校領導人培訓計劃,讓32歲的她,即使沒有管理經驗,也能經營好一所學校。 沒有人需要單打獨鬥 8月才剛從KIST系統下的花蓮縣三民國小,轉調到台東縣桃源國小的校長劉冠暐,3年前跟宋婉榕一樣,都是在32歲時經基金會派任,接下校長職務,成為當時全台最年輕的校長。 「接校長的心臟要很大顆,」劉冠暐指出,校長要為決策負責,視野又跟老師不同,所幸背後有強大的KIST作為後盾,讓他跟宋婉榕都不是單打獨鬥。 偏鄉校長最大挑戰在於招生困難,然而在KIST學校,卻是不減反增。 「KIST體系今年一年級新生比去年增加17%,有四分之三都是來自學區外,」李吉仁說。 「女兒原本個性害羞不太會表達,現在說話有邏輯,也懂得人際溝通,」學生家長紀小姐說,2年前把女兒從台南公立小學轉到光榮國小,雖然每天要花20分鐘通勤接送,「但能從小奠定良好品格,才是一輩子受用的禮物。」 每當想起拯民國小那個曾經自我放棄的孩子,宋婉榕依然感念全校老師從沒放棄過他,「老師相信什麼,學生就會長出什麼樣貌,」她堅信正向品格能影響孩子的自我認同。正因為這份信念,偏鄉孩童有了改變的希望。 (雜誌原標題:32歲體育國手變校長  讓逃學生回到課桌椅。責任編輯:王儷華) /